武汉现浇屋顶/武汉现浇屋顶施工
首先是配筋一般问题, 建议尽量按建设部推荐 采用三级钢, 钢筋间距尽量用 200mm (一般跨度小于 6.6m
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)。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,直径 可不同,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。 其次是计算问题。8m 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。一般 可按塑性计算, 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。 但结构自防水、 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,如坡、平屋顶、 厨厕、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。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 力重分布,将板上筋乘以 0.8~0.9 的折减系数,将板下筋乘 以 1.1~1.2 的放大系数。 我们也可采用 PMCAD 软件自动生成, 但 PMCAD 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,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,宜改成一 种计算方法。 2.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,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, 但厚板就不合适,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,增大跨中配筋。 3.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,增大跨中配筋。 4.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。 再者就是板的一些细部构造问题了。需说明的有如下几点: 1、跨度小于 2m 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。 2、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,或 50%连通,较大处附
加钢筋。 3、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(包括内墙上的阳角), 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。 4、L、T 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板应加厚并双层双向配 筋。 5、支承在砖混结构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,否则将对 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矩。一般:板厚>150mm 时采用φ10@200,否则用
φ8@200。 6、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,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 位,二是板整体受力,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。只有垂直单向 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,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 可以加粗钢筋。 7、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,应双层双向配筋。挑板配筋应有 余地,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,防止踩弯,挑板內跨板跨度较 小,跨中可能出现负弯矩,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。 8、板上开洞(厨、厕、电气及设备)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, 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,从洞边锚入
La 即可。板上开 洞的附加筋,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矩,可只在板下加筋; 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。 9、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,并注明用提高一级 的膨胀混凝土浇注。未浇注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。 10、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,周边不宜加梁,应采
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。 板适当加厚,洞边加暗 梁。 最后需注意的就是楼梯梯段板的设计了。楼梯梯段板计算方 法:当休息平台板厚为 80~100mm,梯段板厚 100~130mm,梯 段板跨度小于 4m 时, 应采用 1/10 的计算系数, 并上下配筋; 当休息平台板厚为 80~100mm,梯段板厚 160~200mm,梯段板 跨度约 6m 左右时,应采用 1/8 的计算系数,板上配筋可取 跨中的 1/3~1/4,并不得过大。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 的。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,
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。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 5m 时,挠 度不容易满足,应注明加大反拱。
武汉现浇屋顶/武汉现浇屋顶施工